首页 1839

第50节


来美国吧,美国已经不需要革命了。我们现在的矛盾,都靠投票解决。”
  “杰肯,肯尼夫,你们最近要紧密合作,把朱雀军条令写出来。”楚剑功用英语说完,又用中文对李颖修说:“肯尼夫不管怎么样也是西点毕业的,不是杰肯这种野路子。”
  “剑功同志,什么叫‘野路子’”杰肯斯凯居然听懂了。
  “就是说你长于实践,擅长野战,肯尼夫-莱特是坐办公室的。”
  5 三千卫门
  1月11日
  三千卫门带着他的弟子西乡隆盛,游荡在广州街头。
  “老师,我们还来广州做什么?”西乡隆盛问道。
  “没想到清国居然打胜了啊,隆盛,你想得到么?”
  “战斗嘛,总有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但战争的结局却不会改变,对吧,老师。”
  “隆盛,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
  “老师的心里,已经有了定见吧。”西乡隆盛恭敬的说。
  接着,西乡隆盛开始分析他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
  “这一次,我们从京师到了洞庭湖畔,然后沿江东下,游览了两江,然后南下闽浙,最后到了广东。所谓两湖两广两河山,清国的精华地带,我们已经见识了大半,若问弟子有什么感想,弟子只想说‘大好江山,沦于庸人之手’。剩下的西北和四川,我们虽然没有去,但想来会比东南更加封闭和保守。”
  西乡隆盛抬起头,看到三千卫门嘉许的目光,便勇敢说下去:“弟子从平常百姓的身上,看到了一种死气。”
  “死气?”
  “更准确的说,是麻木和呆滞。得过且过,但求苟安。”
  “好!隆盛郎,你虽然只有十三岁,却已经知道了望气之术的真谛。一国之气数,首在百姓,次在士人,三者官僚,百姓满脸死气,那士人和官僚呢?”
  “清国士人,则是满脸迂气,宋代以降,理学昌盛,明清两代,犹成枷锁。崖山之后无中国,岂是说人种衣冠?汉唐开拓万里的大气,早被消磨殆尽。”
  “隆盛郎,你这话,用来嘲笑清人,自然不错,你若真信崖山之后无中国,便是自大了。”
  “谢谢老师指教。”
  “你接着说。”
  “至于官僚……清廷之中,所谓能吏尚有不少,只是理学掣肘于心内,天朝障目于海外,气度心胸,是比不上我们日本大名的。”
  “我们的大名?”
  “老师心里知道吧。弟子所指的大名,不过南部长洲、萨摩诸藩,寥寥数人而已。不是德川幕府的老头子们。”
  日本两百年来的锁国政策,使日本天皇和幕府的共同意愿,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日本的等级制度不受侵犯。执掌国家大权的,都是一些出身名门望族的长者,他们掌权的时候,已经是风烛残年,勃勃的野心已经熄灭,抱残守缺,安度晚年是他们政治上也是生活上的基本态度。
  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日本日渐腐朽,不思进取。
  比如,德川幕府逐步限制枪炮的制造,把全国兵器的产量从5000件减少到两百件,幕府的沿海防卫部队每七年才开一次炮,大炮多是1640年以前铸造的古董。
  “那楚剑功比起南部诸藩如何?”
  “此人才具尚可,可他有这清国的大势压制,比不得我南部诸大名能够抛开幕府,自行其是。如果我南部诸藩就此奋起,秀吉的遗愿,指日可待。”
  但日本自强、开国的呼声一直未曾断绝,南部诸藩经常阅读一份荷兰的小报,他们注意到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殖民地,注意到美国革命和西部拓殖,注意到法国大革命,注意到欧洲的船队在中国海岸游弋,注意到华人被一步一步挤出东南亚。
  南部诸藩们,对日本的未来忧心忡忡,而德川幕府的反应实在让人失望,1769年,俄国船只停泊在日本海港,德川幕府把炮台油漆了一遍,1791年美国船来了,德川幕府又给炮台刷了一遍油漆。M.024LQT.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1839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