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细小的物质无所不在,在雨水里,在水果内,在肉中,也遍布每个人的血液。 这个说法有点危言耸听,却进一步激起潘妮的好奇欲。 她对那传言中的细小东西充满兴趣,每天都乐此不疲地调整仪器结构,打磨透镜,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小虫子,树叶,土壤,头发。 有了雏形,接下来的路就要好走很多,重复打磨透镜,不断增大观察倍数,反复测试和校正。 今日,第一架能放大100倍的显微镜正式诞生。 “100倍这个数值是一个临界值,在此之前仅仅是不断放大,但并未产生质变。”帕梅拉看向马修:“不过到了100倍,你说的那些细小的东西就出现了。” 她脸色有点复杂。 一方面帕梅拉对马修的推测和思路极为佩服,他预测的和事实几乎完美契合。另一方面她又更加不解,为什么马修知道那么多神奇的东西,真的有人生来就掌握这种凭空诞生知识的吗? 帕梅拉压下心中疑问,不论如何,显微镜的确是一件非常惊人的发现。 事实说话,这就是炼金术的准则。 “接下来由潘妮来讲吧。”帕梅拉示意:“因为100倍的显微镜完全由她打造,测试和报告也是她在写,她记录了很多不同血液的样本,每一份报告都非常珍贵。” 潘妮将花栗鼠放在肩上,黑爪子就像是个挂件一样,老老实实站在那里。 她走到铺了橡胶层的实验桌前,桌面上摆放着一架金属道具。 “这是100倍显微镜,本身结构并不复杂,只是借用了光线和玻璃角度力量……” 马修打量着这台庄园自主研发的装置。 它有一个圆形橡木底座,上有一根铜杆,铜杆上用金属臂连着一个同样的黄铜筒状物,可以用金属臂调整观察角度。这金属筒末端很细,一根小小的铜管凸出,观察端同样呈圆筒状,让人眼能凑在上面观察目标物。 在马修眼里,这架复式显微镜有点像一个简易打气筒,中间粗两端细。 潘妮取了一根棉棒,蘸了一旁试管里的液体,涂抹在一小块玻璃片上,然后将这块玻璃固定在底座上的金属拧扣上。 “这样把观察的标本放置好,然后将里面的倍数调整,有三个刻度10倍,50倍,最高的100倍,选择不同的刻度。” 她用手轻轻转动铜管,上面有细细的刻度,直到拧紧为止。 “然后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保持室内明亮。” 潘妮扳起一旁固定在墙上的三个铜扣,顿时三盏蛛丝灯泡释放出充沛的光亮,将室内照得清晰无比。 马修走过去,将眼睛凑在那铜管上,管边有涂抹乳胶,所以触碰到皮肤到也不觉得刺痛和冰冷。 通过筒口目镜,马修看到镜头前有很多半透明的颗粒状或者线状的生物游来游去,高倍镜头下,水里充满了泥沙般的杂质,只是由于光线折射,以及设备本身还不够精准,所以看起来并不是特别清晰。 但也足够了。 马修将脸从目镜上移开,由衷赞叹:“了不起,这将会是一项开启新时代的伟大发明。” 其他学徒们这时候也纷纷凑过来观察,嘴里啧啧称奇。 她们虽然已经事前看过很多次,不过这种将微观世界展露出的装置,对她们来说无异于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人安耐不住好奇。 “潘妮,你这次的确帮上了大忙,说吧,想要什么报酬?”马修笑着说。 真要讲,潘妮还是秘法会的人,从尸潮开始就一直留在庄园里白吃白喝,马修也不差这点钱,想到曾经受她照顾,现在就多一个人的开支而已。他从没想m.024lq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