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大人虽然没有同意李晓峰在芬兰搞实验,但是他老人家也没有说不同意,不是吗?更何况他老人家还给李晓峰吃了定心丸——你丫在芬兰的企业不会被收归国有。 对于李晓峰来说这个结果有什么不满意的?甚至他原本估计结果还没这么好,指不定导师大人要大骂他一顿,或者好好教育他一顿。现在的结果真心是让他满意。 更何况李晓峰也没打算吊死在芬兰一棵树上,他早就预计到了这种情况,做了两手准备。而李晓峰的第二手准备自然就是犹太人。和芬兰相比,犹太人的地盘地理环境更好,东普鲁士可不是比天寒地冻的芬兰强?而且这里也更加接近欧洲的中心,航运交通十分的便利。 并且犹太人比库西宁一干货色更好打交道,至少不会有那些十分蛋疼的理 念和主 义之争。而且犹太人在经商上本来就有一套,欧洲和北美都有他们的同胞存在,让他们成为二三十年代苏联对外沟通的桥梁应该是个好选择。 “北方工业公司和安布雷拉公司的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逐渐的向柯尼斯堡方向转移。芬兰的生产车间不进行进一步的扩建了,保持原状即可!” 在股东“大会”上,李晓峰做出了上述决定,说实话这个决定并不那么受欢迎。 维多利亚首先就表示反对:“柯尼斯堡的局势并不稳定,德国人、波兰人对此都是虎视眈眈,和他们相比犹太解放阵线的实力太弱了。将生产重心转移到一个并不安全的地区,我认为这需要更加谨慎!” 维多利亚说的其实比较隐晦,她相当抗拒某仙人的提议。首先,柯尼斯堡地区确实不安全不够稳定,将厂子转过来让人一锅端了,怎么办?其次,她觉得维堡地区好容易安定了下来,而且公司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也相当大,为什么要轻易做出改变?最后,扩建新的厂房和研发中心难道不要钱啊?眼瞧着一战都要打完了,世界各国对军火的需求不再迫切,或者说产能会马上变得过剩,这时候还扩建厂房,那不是把钱往水里扔吗? 客观上说,维多利亚的想法很有道理。柯尼斯堡确实不够安全,而且虽然一战结束,军火生意将变得相当难做,大量的战争剩余物资将充斥市场,和这些战争剩余物资相比,北方工业新生产出的武器和装备没有任何优势。 实际上,一战结束之后,国际军火市场受到的冲击是相当大的,没有新的冲突热点,武器根本就卖不出去。世界范围内军工企业开始了一轮推倒洗牌,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大量老牌军工企业破产倒闭或者进行重组。 比如大英帝国的维克斯和阿姆斯特朗两大死对头都不得不抱团应对危机。著名的飞机生产企业波音公司都不得不靠生产家具过日子。连战胜国的军工企业都是如此,战败国就更不用说了,比如德国有名的伏尔坚造船厂,一度被迫关门歇业,最后三十年代被名不见经传的汉堡造船厂收购。 在这种情况还将摊子做大,恐怕是相当不理智的。那么李晓峰是疯了吗?肯定没有的,李晓峰自然知道这一段艰难的岁月多么难熬,而他在柯尼斯堡扩建生产部门更像是未雨绸缪。 “死抱着军火这一摊子,我们肯定是无法生存的,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当中,虽然还会有地区性的冲突存在,民族解放运动随着共产主义的蔓延,局部热点地区的冲突恐怕会变得更加激烈。” 李晓峰一板一眼地分析道:“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存在冲突可能的热点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穷。对军火消费的需求处于相当低的层次,最基本的步枪和子弹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对他们来说购买海量战争剩余物资更划算……而且协约国集团也不会允许我们抢占他们的市场……所以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军火买卖相当的不好做!” “那你还扩建厂房?”埃里克森急了。 李晓峰伸手打断了他,笑道:“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战争的威胁并没有被消除,从我得到的消息看,协约国集团将会严苛地惩罚失败者。对于德国人来说,这场失利他们恐怕是不会服气的……并且,随着战争红利被消耗干净,很快协约国内部就会因为分赃不匀产生裂痕……随着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必然爆发!” 李晓峰慷慨激昂的说道:“我们的长远目标将围绕这场新的世界大战展开,提前做准备是相当有必要的。” “不过……”李晓峰的便宜老爹插了句嘴,“那也太遥远了吧?说不定不等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我们的企业就倒闭了!” “那是不可能的。”李晓峰笑着回答道,“虽然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在新的世界大战中大展宏图,但是怎么应对近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之所以要扩大生M.024lQ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