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让纪氏脸上微微有些羞涩,按说她这个年纪了,也鲜少会这般。 谢敬却是哈哈一笑,“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瞅着合适的时间了,和母亲说一声。” 纪氏点了点头:“妾身只盼着她能懂事些。” 不过她也只说了这么一句,她知道老爷是彻底厌弃了嫡女,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提及了这几日大少爷院里修缮之事来。 谢敬一个大老爷们,自然没什么意见:“你看着办就好。这些日子砚青在密云大营,等他回府,瞧着这些变化,定会感念你的用心的。” 纪氏作为续弦,这些年能得了大少爷的尊敬,盖因她确实是实打实的替他考量。从来都不会玩那些弯弯绕绕。 “大少爷自小就懂事,孝顺。妾身说句僭越的,在妾身眼中,和自己生的也没两样。” 谢敬拍拍她的手,“你呀,等张罗完砚青的婚事,菀丫头的婚事之后,也该替老二相看起来了。” 提及二少爷谢少远,纪氏笑着道:“是啊,老爷说的是。他也到这个岁数了。时间可过的真快,妾身还记得当年嫁入国公府,就怕行差踏错。没想到这么快,几个孩子都要婚嫁了。” “只是这少远一心都在科举上,怕他是会觉得有些早。” 谢敬缓缓道:“先相看着,也不是马上就要大婚。他一心读书,我这当父亲的,自然也是支持他的。” “我们谢家虽然以军功起家,又算得上是勋贵,原不必走科举这条路。可少远这孩子,自幼就是读书的好料。要我看,日后是有大前程的。” 纪氏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大少爷日后是要袭爵的,少远能避之锋芒,专注科举,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有了和谢敬这番谈话,翌日一大早,纪氏便往鹤安院去回禀了凤阳大长公主此事。 谢元姝,二太太,二姑娘正陪着凤阳大长公主聊天。 听纪氏这么说,大家都不免有些意外。 昨个儿纪氏请了李大媒婆入府,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没想到,纪氏这么快就挑中了人选。 尤其听说纪氏没有选蓟州总兵的嫡子,反倒是选了陕西巡抚嫡次子,凤阳大长公主看着她的目光,别提有多满意了。 心中忍不住感慨道,这纪氏,是个规矩的,也是个顾大局的。 不枉这些年她这样抬举她,更不枉她这些日子,仍然给她体面。 谢元姝也有些惊讶,可是,依着她对谢云菀的了解,她必定是不愿的。 她本就不愿意外嫁,如今,纪氏又舍弃了蓟州总兵的嫡子,反倒是选择了陕西巡抚嫡次子。谢云菀心中想必更是不平。 何况,这陕西巡抚嫡次子,娶的还是续弦。 谢元姝当然不会觉得大嫂这是因为那日谢云菀口无遮拦而故意给谢云菀没脸,可她不这么想,不代表谢云菀不这么想。 她那般争强好胜,必定不会甘心纪氏这样的安排的。 可这个时候,她也不好说什么。 凤阳大长公主笑着道:“既然有了人选,那便让媒人好生张罗着。” 纪氏知道殿下不欲再多说谢云菀的事情,恭顺的点了点头,便转开了话题。 又说了一会儿话,大家才散了,独谢元姝偎依在母亲身边,感慨一句:“母亲,大嫂能有此举,也不枉您这么些年给她体面。” 凤阳大长公主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浅浅笑道:“只要她脑子清楚,对于菀丫头的事情,我会睁只眼闭只眼的。届时她出嫁,我这当祖母的也会拿了体己给她添妆。” 谢元姝却觉得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依着她的直觉,谢云菀又怎么会甘心给人当续弦。 可心底这么想,她也不好再扰母亲烦心,便没开口提及此事。 安排了大姑娘的婚嫁,凤阳大长公主不免提及女儿和陈家世子爷的婚事来。 只见她掐掐女儿的脸颊,笑道:“这明年,你也要及笄了。陈家老夫人虽未急着让你这孙媳妇进门,可娘心里如何能不知,她这是在揣摩我的心思,所以才没开这个口。” “可你迟早是要出嫁的,我能多留你一日,留你一年,还能当真一辈子让你承欢膝下不成?那样,你不得拖成老姑娘了。”M.024Lq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