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跟人为购买的投资人数量产生冲突。” 带着这样的疑惑跟担忧,闻逸便再一次向文书华询问道: “@文书华! 师叔,是不是从二流作品开始,想要单纯的依靠购买投资人来完成作品的晋升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了?” “哦? 为什么这么说?” 很显然,从文书华的这个口气可以看出来,对于闻逸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他是非常吃惊的。 不过,虽然文书华没有正面回答闻逸的问题,但是,从文书华这番话的语气中,闻逸几乎可以肯定自己之前的猜测了。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我记得,曝光跟投资的数量,都是要在推广位上看到并进行投资才算的。 也就是说,在非推广位上看到跟进形投资的数量是不会被系统计算在内的。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 毕竟,这里面的曝光量跟投资量,都是为了核算投资率,验证作品能否获得下一个推荐档位而存在的。 换句话说,投资页面的投资人数,是系统推荐获得的投资人数跟非系统推荐获得的投资人数之和。 但是,问题在于,在核算曝光量跟投资量的时候,是按照去重用户数算的。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去重用户数量是怎么定义的,但是,这不妨碍我去猜测。 好一点的情况就是,这里面的去重,只是单纯的去除已投资过的用户数量。 也就是说,这个去重是为了防止用户进形二次投资的。 但是,我记得,投资中,是有追加投资这个选项的。 而且,也会统计出追加投资的人数。 也就是说,系统本身就可以区分一次投资跟二次投资。 所以,我觉得,这个去重应该不是去除已投资过的用户数量。 也应该不会只是单纯的一个关于数据统计范畴的文字解释。 在我看来,这个去重,去除的应该就是所有不是通过推广位进行投资的用户数量。 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 发送完这么一长段文字之后,闻逸便有些紧张的盯着屏幕。 不过,过了很长时间,文书华都没有做出回应。 这不禁让闻逸产生了一丝怀疑: “难道我猜错了?” 然而,就在闻逸开始自我怀疑的时候,文书华终于是传来了消息。 不过,这一次,文书华并不是对闻逸说的。 “@季夏! 你跟闻逸提过?” 季夏: “@文书华! 没有!” 闻言,文书华忍不住感慨道: “好吧! 看来,对于闻逸的观察分析能力,我得重新做个评估了!” 而在感慨完之后,文书华便解释道: “你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这个去重,一方面就是去除那些已经投资的用户数量。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看出来推荐位所带来的影响。 不过,这只是附带的。 就像你说的,去重最主要去除的,就是那些通过人为购买的投资人数。 毕竟,能够达到二流的作品,都是很有潜力的作品。 我们不可能看着这些优秀的作品沦为资本的玩物。 所以,凡是不是通过推荐位进入并进形投资的数量,都不会作数。” 得到了文书华的肯定答复之后,闻逸自然是满心欢喜。 不过,更多的,还是好奇。 “@文书华! M.024lq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