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和安排桓温到阿三大陆,主要就是想让这两名出身南方的将军有存在感,那也是御下平衡的一部分。 不止是高层的平衡,军队也需要平衡,比如出征阿三大陆的士兵就是大部分来自南方。 平衡无处不在,身为统治者对于怎么保证平衡要做到心里有素,不然可就不是互相间“地图炮”的谩骂,南北的互相歧视,演变成了不同地域的隔阂。 很多时候因为不重视平衡,埋下的一颗小种子,有可能成长为撑倒了平衡导致亡国的参天大树。 诸夏各个王朝在非常漫长的时间里面,因为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关系,亲自参与战争的基本只是北方人,战争和大多数南方人很难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南方人并不是没有任何贡献,也就是南方人交税和生产出来的资源被用在国防上面。 道路制约使南方的军队(包括人)在面临战争的时候,哪怕是有心调动也难以短时间内使南方军队出现在该出现的战场。 很多次是南方的军队没到战场,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这样的次数最多,搞到最后国家都不轻易从南方调动军队,屡屡调动了却没有派上用场,浪费军费是一方面,对生产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要么就是南方的军队还在半路,北方的国防已经被突破,战争已经不是在国家边境开打,是变成在腹地打,走到半路的南方军队被拆散了到各处的城池作为城防军。 被拆散了啊!地域标签瞬间就被无限弱化掉。然后是各个城市的主官必定不是带队的南方军官,要么是城池的城守,要么就是临时调动来熟悉北方敌人的北方系将领,不管是输了还是赢了,反正南方军队都离不开一个龙套的命。 历史上南方军队显示过威力的例子真心不多,最出名却也是带着悲剧色彩的就是李陵手下的那支丹阳人为主的丹阳兵。 同样是南方军队却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的,背嵬军和戚家军都是充满肮脏地被国家中枢给搞没了。 那么算起来的话,出身南方也真的能打,关键是三支军团皆是亡于朝廷之手。 汉国早期的战争就没南方人什么事,那是刘彦和以羯族为首的诸胡死磕的时候,长江以南还是小朝廷统治之下。 汉军是在元朔六年进行统一之战,解决掉小朝廷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与拓跋代国和慕容燕国的战争也没有用到南方的军队。 当时南方的军队,要么是桓温指挥着清扫不合作的世家和豪强,要么就是和南方诸蛮在作战。 就是到现在,北疆其实也没有来自南方成建制的军队,属于南方组成的军队不是在中南半岛就是被调往阿三大陆。 “这一次,桓温可是在阿三大陆打出威风了。”徐正不免有些酸溜溜,算起来灭在桓温直接指挥下的国家已经有两个了,还都不算是鼻屎大的国家:“一次打出了四位亭侯、两位乡侯和一位县侯,封君更是多达二十四个,完全能与李广利远征大宛做比较了。” 刘彦听得愣了一下,拿桓温和李广利作比较,徐正这是在诋毁还是诅咒桓温啊?M.024lQ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