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4助攻1抢断2盖帽的表现与对方打了个旗鼓相当。 从数据来看,盖瑟斯似乎好一些。 可是盖瑟斯的数据大部分是在尼克斯大比分领先,防守强度下降时得到的。 反观坎普,他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背后有个罗德曼时时刻刻威胁着他的首发位置。他不敢懈怠,上场的每一秒钟都全力以赴。 所以这场比赛呈现出来的感官就是坎普打爆了盖瑟斯,可数据上却不如对方。 “肖恩·坎普和汉克·盖瑟斯的数据对比,会让我们明白,纯粹的数据很容易骗人。” “和盖瑟斯相比,坎普更加出色。” 这是胡比·布朗的评价。 而第二天,《纽约时报》以“现在让我们有请下一位联盟顶尖大前锋”为标题,为坎普撰写了一篇长文。 文中介绍了坎普半决赛打爆拉里·约翰逊的事,又说了game1压制盖瑟斯的事,最后拿他和另外几位顶尖大前锋对比。 时报认为坎普的实力在lj和盖瑟斯之上,至于是否比马龙、曼宁、巴克利更强,还需要实战检验。 至少现在,时报认定坎普是联盟前四大前锋,而且,还列举了坎普对比其他顶级大前锋的优势。 坎普比马龙胜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坎普比曼宁更像是一个大前锋,曼宁太像桑普森了,问题是,桑普森2米2,而曼宁不到2米1,他理应是个大前锋,却走的是桑普森的路,然后在比赛里各路摇摆,三四五号位都能打。杂而不专精的定位注定了他不会成为最好的四号位; 坎普和巴克利的对比,时报表现得迷之自信。因为坎普方才打爆了人称小巴克利的拉里·约翰逊,所以全然无视了这两人技术特点与即战力上的差距,认定坎普将在总决赛上通过打爆巴克利来证明,他是联盟前三的大前锋。 外界的舆论很奇怪。 明明分区决赛交战正酣,舆论上却已经认定,尼克斯和开拓者将会师总决赛。 这种舆论环境深深冒犯了分区决赛上的另外两个主角。 “我不认为这轮系列赛是没有悬念的。” 热火的主教练比利·多诺万认真地说。 “尼克斯确实是一座大山,我们是攀登者,向上是唯一的路,我们会爬到顶点,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呐喊声。” 被人看轻的舆论比任何的心灵鸡汤都管用。 快船和热火纷纷在game2展开激烈反扑。 彼得洛维奇延续了第一场的状态。 而今晚,尼克斯没有人能在外线给予回应。 同时,迈阿密的主场优势也发挥了作用。 尼克斯企图用激烈的防守来影响彼得洛维奇的状态,可裁判的哨声频繁响起。 裁判不允许进行激烈的身体接触,尼克斯只能降低强度。 可是,强度一降低,又无法限制对手的发挥。 彼得洛维奇的暴走并不是意外。 路易的崛起让当代的射手们获得了更广阔的天地。 彼得洛维奇既坐上了路易带来的东风,又恰好在路易的嫡系比利·多诺万手下打球。 彼得洛维奇这样的球员虽然对当代来说过于先进,但多诺万只需要照搬路易对穆罕默德·拉乌夫的使用方式就能解放篮球莫扎特的进攻火力。 彼得洛维奇并没有尼克斯的n.ucla体系来支撑发挥。 多诺万为他量身设计了大量的高位动态进攻。 可以说,多诺万是比帕特·莱利更狂热的路易信徒。莱利抄归抄,但他有自己的想法。 多诺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路易的模仿之上。 不过,如果多诺万只是单纯会抄的话,也无法把热火带到联盟第一的高度。 他的特点,是既会抄,又懂得因材施教。 热火阵容深度够,他就学路易打长轮转装13…… 内线包括盖瑟斯在内,都是偏蓝领的球员,那就利用他们的蓝领属性给外线制造机会。 虽然没有相关数据可以证明,但从路易的观感来看,热火的挡拆掩护质量应该是联盟第一。 彼得洛维奇威不可当地轰下40分。 其次是乔·杜马斯,从攻防角度来看,杜马斯比彼得洛维奇更像是热火的核心。 虽然他的进攻火力远不及彼得洛维奇,但能保证每场20+的基本盘,而彼得洛维奇每场比赛的状态就像摇骰子一样,有时候是1,有时候是3,有时候是6。 杜马斯很像离开火箭后的保罗。 定海神针般的控场,稳定的输出,关键时刻手不软。m.024lQ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