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顾恺之所作维摩诘像,点晴后,光照寺庙一日,这就神异了。 从那时起,对佛的造像已经很有规矩,比如佛像必须出自藏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不能自行创造,不能只画头,不能落款之类的。 …… “佛的三十二像,第一,安平相,必须得是扁平足,喻意着脚是安稳的,第二相,千幅轮相,足底犹如掌纹生出千幅轮,佛有个轮子,踩上去,相状是清晰的,第三,手指长,第四手指柔软,第五手足缦网,就是手指间生膜……” 高凡研究着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行好。 越研究越是觉得古怪。 佛教先是觉得佛是不可描述的,又为佛像制定了种种规制。 规制都精细到必须是扁平足和指间生蹼了。 这不是人类形像吧? 谁能长这样啊。 所以这个形像从哪来的啊? …… 而且,佛从‘无形’到‘有相’的这个时间点,是不是能和老子西行的时间对上? 到这,高凡忽得有个诡异的想法,会不会,佛祖原本是一个‘不可描述’的伟大存在,然后老子西行,把祂给‘怎么了’,这才让佛祖有了模样? 所以,与其等着通过灵感中佛祖的考验,向他显露可被描绘的真身,不如一并主动出击,按照这个传世的佛门绘画秘籍,来猜测式的描绘佛祖的样子呢。 …… 大苦寺院主禅房的灯光下。 高凡开始按照佛的相貌,来绘制佛的画像。 三十二相讲述了手、足、身、肩、齿甚至是腋下的规制,八十好更精细了这些规制,同时讲述了佛的行走之仪,而高凡发现,他比较难画出这一百一十二种形像特征在同一幅人体绘像上。 因为这一百一十二种细节还包括了声音、动作、香气等等。 当然,这世上的佛画,也没有说,必定集中三十二相八十好在一个相上,这更多的是一种规范,要符合,但不必全部达到,相信古往今来的众多佛像画中,也没有哪个达到这一完满状态吧…… “不,顾恺之可能达到了,所以他画的佛会发光。”高凡琢磨。 这推断也没什么道理,就是高凡对绘画的执着劲在作祟,他的灵感告诉他,这些规矩肯定是有缘由的。 也许照着这个规矩,再把他已经会画的佛头安装上,整个佛就出现了。 有点……别扭。 佛头很精细,很真实,很具禅意。 其他细节则与佛头不搭,虽然都是由高凡笔下画来,但就是别扭曲。 高凡画佛头的时候,大苦寺中的铜钟甚至会鸣响。 ?M.024LQt.Com